農療之美 在收獲中重尋自我
近日,工娛療室的工作人員與患者們共同迎來了大蒜的收獲,這也是“農療”康復項目結出的碩果。
許多患者因為疾病的困擾,生活和社交技能都有不同程度的退化。他們初次踏入“農療”菜園時還帶著遲疑與不安,但當翻開土壤進行播種的那一刻起,改變悄然發(fā)生。他們手持工具,在工作人員耐心的指導下,小心翼翼地將蒜瓣埋入土中。一開始,有的患者動作生疏甚至不敢用力,隨著一次次的嘗試,無論是除草還是澆水施肥,他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嘗試,漸漸地找到了耕種的方法和樂趣。這一系列過程,正是認知行為療法中“通過具體行動改變認知”的具體實踐。患者們在與泥土、植物、農具的互動中,逐步建立起對自我能力的全新認知,用積極的行動打破疾病帶來的消極思維循環(huán)??粗约簠⑴c種植的大蒜迎來收獲,患者們臉上洋溢的笑容,就是自信與成就感的生動體現(xiàn)。
收獲結束后,我們將大蒜進行分配。每位參與種植和照料的患者都領到了自己親手栽種的大蒜。這一顆顆大蒜,讓他們真切體會到“付出就會有回報”的喜悅,還有一些則分享給醫(yī)院食堂,希望食堂師傅們可以用這些大蒜烹飪出一道道佳肴,傳遞“農療”帶來的溫暖與力量。
王陽明在《傳習錄》中說:“立志用功,如種樹然。方其根芽,猶未有干;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;枝而后葉;葉而后花實。患者們參與農療的過程,正是自身重新學習生活和社會技能的的旅程。從埋下蒜瓣的那一刻起,專注當下,悉心照料,不急于求成。在日復一日的堅持中,大蒜茁壯成長,他們自己也在康復之路上穩(wěn)步前行。
“農療”是一種獨特而有效的康復手段,工作人員通過與患者共同勞作,他們能更深入地了解患者的狀態(tài)和需求,給予更貼心的關懷與引導。在菜園里,醫(yī)患之間不再是簡單的治療關系,而是攜手前行的伙伴,共同見證生命的成長。這片小小的菜園,是醫(yī)院里的一方樂土。“農療”項目就像一座橋梁,幫助患者跨越疾病的溝壑,重新?lián)肀?。未來,相信還會有更多的收獲,還會有更多的心靈被治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