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 心理百科 > 心理科普 > 詳細

      酷暑要防“情緒中暑”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09/3/12 9:28:32文章來源:
          最近,有很多咨詢者打電話說,進入夏季以后,他們的情緒莫名其妙地變得煩躁起來,什么事也不想干,老和家里人發(fā)脾氣,平時他們不是這個樣子的。許多人都知道,高溫易致“生理中暑”,中暑是夏季高溫天氣下常見的病癥,尤其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勞作(如從事室外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)的人,稍不注意就可能發(fā)生中暑。但是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人的情緒、心境和行為與氣象條件關系很大,在氣溫回升或變化幅度較大時,人的精神情緒容易產生波動。在正常人中,約有10%-16%的人會在夏季發(fā)生“情緒中暑”,醫(yī)學上稱為夏季情感障礙。中老年人更易發(fā)生。當氣溫超過35度,日照超過12小時,情緒中暑的比例會急劇上升。它的主要癥狀是情緒煩躁多變,愛發(fā)脾氣,心境低落,做什么事都沒有興趣,對工作、對同事、對親人缺乏感情和熱情,少數(shù)人還會出現(xiàn)偏執(zhí)性障礙的癥狀,如反復洗澡、洗臉、洗手,要求別人也與自己一樣,容不得別人反對,否則,就會脾氣大發(fā),不吃飯、不睡覺等。那么,怎樣防治夏季“情感中暑”呢?首先要做好心理調節(jié)。俗語說“心靜自然涼”,這是有科學道理的。要控制自己的情緒,對待事物要寬宏大度,保持心情愉快、心平氣和。感覺心情不好時要學會轉移注意力,不要鉆牛角尖。其次,要適度活動,避免劇烈運動。盛夏的早晨,溫度較低時可以進行適當?shù)倪\動,但要避免劇烈的體力活動和腦力思考,不要在烈日下長時間勞作或奔走,以免體能消耗過多。外出時要穿淺色、透氣和寬松的衣服,帶上太陽帽或遮陽傘,盡量減少太陽的輻射傷害。第三、生活要有規(guī)律。要早睡早起,中午保證午覺時間。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得到良好的休息,有利于解除疲勞,使人體內分泌保持平衡,避免因睡眠不足所致的頭昏腦脹、煩躁易怒等。飲食方面要注意少吃大魚大肉及辛辣食品,要以清淡、新鮮、易消化的食物為主??啥喑孕┦卟恕⑺?,多喝白開水或含微量元素的礦泉水,不要大量飲用冷飲及其他商店出售的飲料??勺约褐谱饕恍┣鍥鍪称?,如綠豆湯、薄荷粥等。也可以經常吃一些用醋、蒜泥、姜末等作調味品的新鮮涼拌菜,既能增進食欲,又能防止腸道傳染病。最后,要保持舒適的家居環(huán)境。家里要經常通風、灑水,使室內溫度維持在25-30度,窗簾、床上用品以淡綠、淡藍等冷色調為主,給人以清新涼爽的感覺。家中可種植一些花草,創(chuàng)造一個優(yōu)雅、宜人的生活環(huán)境。
      92午夜福利精品少妇久久,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,这里只有精品亚洲,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