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頁 > 心理百科 > 青少年心理 > 詳細

      她為何頻頻自傷?

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4/5/10 11:10:20文章來源:本站

      小安是一名14歲的初中生,最近一段時間,父母發(fā)現(xiàn)她的胳膊上有一道一道的傷痕,她說是自己劃傷的,問她為什么這么做,她說自從被老師批評后,覺得同學在嘲笑她,一直心情不好,劃傷胳膊后會感到緩解。家長與學校老師溝通得知,她最近上課精神恍惚,常常一個人發(fā)呆,也不和同學交流,跟以前明顯不一樣了。于是,父母帶她到心理科就診。接診醫(yī)生詳細了解病史及必要的精神檢查、心理檢測后,建議小安住院觀察治療。

      自傷,是一種極其危險的行為。自傷行為通常表現(xiàn)為割傷、燙傷、撞擊特定部位等,這不僅會對身體造成傷害,還會對心理造成嚴重的影響。特別是對于青少年,自傷行為更加需要引起我們的關(guān)注和重視。

      自傷主要與心理壓力情緒困擾、模仿行為缺乏應對策略有關(guān)。

      快速的社會變化、高強度的學習壓力、人際關(guān)系問題等都可能使青少年產(chǎn)生巨大的心理壓力,從而導致自傷行為;焦慮、抑郁、孤獨等負面情緒可能導致青少年選擇自傷作為發(fā)泄方式;自傷行為可能在各種媒介的傳播下被模仿,尤其在年幼、缺乏判斷力的青少年;在面對困難和挫折時,青少年可能不知道如何應對,從而選擇自傷。

      預防青少年自傷行為的發(fā)生,家長和老師的作用不可或缺。應密切關(guān)注孩子的情緒變化,察覺到可能的壓力和困擾,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干預。此外,家長和老師還應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(guān)系,增強孩子的信任感,讓孩子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。例如,家長可以定期與孩子進行開放、真誠的對話,了解孩子在學校和生活中的情況,以及面臨的困難和挑戰(zhàn)。對于孩子的問題和困惑,家長應耐心傾聽并給予積極的回應和建議,幫助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。同時,家長也要關(guān)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狀況,如果發(fā)現(xiàn)孩子有心理問題或自傷傾向,應及時尋求專業(yè)心理咨詢和治療。老師在教學過程中,可以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內(nèi)容,幫助學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,掌握一些基本的應對壓力和心理問題的技巧和方法。對于有自傷傾向或心理問題的學生,老師應及時向?qū)W校心理輔導中心或相關(guān)部門報告,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。在家庭和學校共同的努力下,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青少年自傷行為的發(fā)生,為他們創(chuàng)造一個健康、快樂的成長環(huán)境。同時,全社會也應當關(guān)注這一問題,共同為預防和減少青少年自傷行為的發(fā)生而努力。

      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藥物治療配合心理治療、放松訓練,笑容又回到小安的臉上,她又重新回到了校園,繼續(xù)自己的學習。家人也通過大夫護士的講解和指導,懂得了如何與孩子交流和相處,理解了孩子的行為,親子關(guān)系更加和諧。

  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      (心理二病區(qū)  孫麗萍)


      92午夜福利精品少妇久久,亚洲精品免费一级视频,这里只有精品亚洲,日韩欧美亚洲每日更新在线国产精品